这个世界上,有许多东西不是只靠触摸就能感受得到它的精华,也不是只靠视觉便能理解得了其中的韵味。就像文字,它有它独特的语言,需要我们用心去感知、用心去聆听。相信我,你能听到它的声音。
轻叩文学殿堂的大门,我就这样走进了文字的世界。
在诗意的文字里,我听到了许多美妙绝伦的音韵,如同一个着一袭素衣白裙的女子,带着恬静安然的微笑在我耳边低语,嗓音干净清澈,听过便再难忘记。
在泰戈尔的诗集中,我听到了飞鸟的叹息和鱼的轻泣,一个翱翔于长空,一个却深潜海底的无奈注定了此生最遥远的距离。在白音格力的诗行中,我听到了那列叫作诗经的列车从耳边呼啸而过,以及水墨润色的江南诗稿中的平平仄仄。在林徽因的诗歌中,我听到了四月在人间欢唱,新燕在梁间呢喃。美好感动的情绪便不觉在心中蔓延开来,开成一朵娇而不艳的花,绽放时便是这世间最美的声音。
我喜欢读白落梅的文字,永远那样纯净温暖,让人忍不住动心。她细致婉转的文字像窗前悬挂的风铃在风中叮当作响、在心底回荡,又如山间的淙淙溪水拍石般清脆,在耳畔萦绕。她将自己的心情通通写入文字,我努力地尝试去听她的喜悦、她的落寞。她字字生姿的行文勾勒出属于文字的四季。在那里,我听到了春天青草破土而出的萌动、夏日林中蝉鸣的聒噪、秋季落叶飘舞的籁响,还有寒冬雪落枝头的沉寂。这些空灵的声音只属于文字,只有用心才能听到美丽。
自然,我喜欢清丽淡雅的诗歌、散文。可在大江东去的惊涛拍岸里,我听到了波涛汹涌、气吞山河的磅礴;在枯藤老树旁的小桥流水人家,我听见了黄昏之鸦在枯树枝头呜咽的哀伤。这些或激昂彭湃、或凄美伤感的词赋同样是文字里独具魅力的音律。
文字如同一只只身带音符的精灵,不经意的一笔一划中,可能就抒发了一种情感,创作出了一种声音。
有人说,文字本无言,可事实上,它拥有世间所有的声音。只是,文字的语言只说给懂它的人听。当文字孤单的身影停泊在日落时分的码头,也许只有那如火夕阳才听得懂它所带给你的优美的旋律。
我听过。
在那个听得到草木呼吸的地方。
当站军姿的时候,我觉得整个人都很酸,肩膀好像不是我的一样,整个人都不是我的。到后来,全身发热,我想动一下,趁老师走动的时候,我偷懒了一下,就被发现了,教官看着我大喊:“动什么动!”我立刻又紧张了起来,我看了看旁边的女生,仍一动不动地站着,我马上意识到:“别人都不动,我凭什么动,我是一名军人,我要严格要求自己!”我就一直坚持着,当听到教官暂停的口令后,我放松了一下,全身酸,但心里却为此感到自豪。
军营也有很多规矩,饭前一首歌是必要的,第一天教官教了我们“团结就是力量”这首歌。俗话说的好,“一根筷子易折断,一把筷子难折断。”大家团结起来,力量无限大。
吃饭也有规矩,不可以说话,不可以剩菜,而且要一起坐下开饭,这也正是我们平时缺乏的。
最令人难忘的还是第三天的拉练,我之前从来都没想过会走这么远的路,十五公里——真不敢相信我是怎么走下来的,拉练,可以出去透透气心情自然是很开心的,不用在操场上练单调枯燥的动作了,可是十五公里真不是开玩笑的,刚开始还可以,就是肩膀有些酸,真后悔背这么多东西了,可是流血流汗不流泪,掉皮掉肉不掉队。我迈着沉重的脚向前进,在农林大的操场短时间休整了一下,补充了一些能量后,又再次整装出发,回程明显慢了很多,特别是在最后三四公里的时候已经疲惫不堪了。眼看终点就快到了,可一个个已经走不动了,我拖着我这两条灌了铅似的腿,已经体力殆尽了,感觉下一刻就要倒下,可这时我们拉起了口号,唱起了军歌,我又暗自地加油:”我是一名军人,我不可以放弃!”就这样我坚持了下来。
这四天说长不长,说短不短,回头再想,军训对我们意义很大,它不仅让我改了不少不良习惯,更挑战了我毅力的极限。
那也是一个萧瑟的秋季,我在寒风中瑟嗦着,面临着板着脸的小考,我只有茫然和惆怅,而街边的那一树枫叶,却在哗啦啦的响着,仿佛在嘲笑我,我不平地瞪了它一眼,从它身旁疾步而过,匆匆的赶往教室。
在那段孤独的日子里,自己就如同一座孤岛,周围全是呆板的书本和冰冷的试卷,将自己包裹在凛冽的寒风中,于是,我决定忘掉所有的烦恼和孤独,沉浸在鏖战中,麻痹着自己的神经
突然,在一个清晨,惊人的一幕上演了,所有的枫叶全部落尽,火红的叶片如同给街道铺了一条“豪华的红地毯”,而自己却零落成那个季节里枯瘦、伤寒的画卷,我的心被彻底撼动,油然升起一份怜惜和敬意,一棵树对抗严寒、对抗风霜、对抗寂寥,即使用尽最后一片叶子,也要用身躯点燃这个萧瑟的秋天,点燃这个萧瑟的小城,而那一抹抹火红也仿佛点燃了我的斗志,燃起了我的希望,将我从寒冷的黑夜中唤醒,小考仿佛也不再那么可怕。就在此时一片枫叶飘到我的脚下,我俯下身,轻轻地将它拾起,捧在手心,端详着它就像端详一团熊熊的火焰,一副桀骜的灵魂,后来我把它珍藏在最喜欢的书中。
时光飞逝,在枫叶飘然的旋律中,小考向我露出了笑脸,考场上我奋笔疾书,最终拿到了理想的成绩。再后来我上初中了,因为压力陡增,我便很少去母校,好不容易抽空去了,却因为拆迁,树被砍了,就连树桩也没见到,望着空落的街道,一种感伤塞满了心间。
雨下大了,清脆的敲窗声打断了我的思绪,合上书,回眸间,慨叹岁月只剩下了回忆。然而,那片枫叶却火红依旧,映衬着泛黄的纸张,心中又升腾起一阵暖意。而今中考的号角已经吹响,回忆带给我的不仅是悲伤,还有对未来的希望和永不言败的倔强。
————-纵使寒流肆虐,枫叶依然火红
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了绕南陶瓷园区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小溪。两岸的花草树木苍翠欲滴,但溪水有点儿浑浊,大概是因为前几天下了雨而造成的。一片竹林,在小溪边为小溪增添美色。我边欢乐的唱歌,边迈着轻盈的脚步向前走,走在石青板路上。听“哗哗”的流水声音,小溪也一路唱着歌,伴我们前行。
我们看到了两间茅屋,你们猜?它是用来做什么的?我来告诉你们,第一间有三个大锤,是用来把高岭土石敲成粉末的,然后到入淘洗池中洗,再拉成泥坯。哦,对了,还有一座水车。第二间是用来晾放干的泥砖,用来做釉果的作坊。
继续向前走,我们过了一道独木桥。那可真让人惊心胆战,我小心翼翼的走过了可怕的独木桥。接着,我们来到了一号龙窑,二号龙窑。可惜在战争时期被毁坏了。带着溪水的欢畅,随着时间的流逝,我们快乐地结束了绕南的游览。
午饭后,我们来到了古镇。首先是程氏宗祠。我们在外面观察了一会儿,就从侧门进去了。你知道为什么不从正门进去吗?我也不知道。进去后,看到了一个大戏台。原来这个大戏台可以转的,后被破坏了,只能固定使用。上面有两个阁楼是给一些小姐们看戏的地方。梁柱上雕刻着各种图案,美丽极了。
古镇可是一个复古式的小镇。有清澈的瑶河长长流淌。河边有纯朴的村民在石板上洗衣服。那棒槌在衣服上槌打的声音还很有节奏,柔和在自然的乐曲中,让你心旷神怡。瞧,那可爱的鱼群在自由嬉戏。太美了,真的不舍得离去。
最后,我们乘坐大巴来到浮梁香山园,进行了拔河比赛。我们湘湖校区队派上的都是大力士。我们的队员用尽了力气,脸都变得通红的像一个个红苹果,我也用尽了全身力气为他们喊加油。一声哨响,我们胜利了。
带着不舍,又乘上了大巴回家。我喜欢瑶里,她让我感受到了了浓厚的历史文化。她像婀娜多姿的美少女,一身浓浓古典韵味,让人陶醉在其中。她不愧是“茶之乡、瓷之源、林之海”,我喜欢瑶里。
https://www.lymorn.com/post/129312.html
https://www.lymorn.com/post/81859.html
https://www.lymorn.com/post/12551.html
https://www.lymorn.com/post/41846.html
https://www.lymorn.com/post/104847.html
https://www.lymorn.com/post/35292.html
https://www.lymorn.com/post/1265.html
https://www.lymorn.com/post/10568.html
https://www.lymorn.com/post/104497.html
https://www.lymorn.com/post/18438.html
https://www.lymorn.com/post/48692.html
https://www.lymorn.com/post/67958.html
https://www.lymorn.com/post/49926.html
https://www.lymorn.com/post/47599.html
https://www.lymorn.com/post/967.html
https://www.lymorn.com/post/104943.html
https://www.lymorn.com/post/67532.html
https://www.lymorn.com/post/51102.html
https://www.lymorn.com/post/12318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