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盛策略:疫情新变种的复盘与应对

视频解析 http://www.8090.la

  临近月末,新毒株(Omicron)的出现对全球风险资产形成了剧烈冲击,原油期货单日跌幅超过10%,创下金融危机以及20年初疫情爆发以来的新高。疫情新变种是否会改变国内市场的运行逻辑?后市应该如何应对?

  新毒株突现,全球恐慌交易放大

  本周南非新型病毒变种出现,打破了全球市场的平静。新型毒株的危害性还需要进一步观察,但大类资产对此的反应,可以用“极度恐慌”来形容,当日对A股形成了冲击,且恐慌情绪在盘后进一步发酵,风险资产恐慌新抛售,而避险资产则纷纷大涨。

  过去几轮疫情周期,如何作用于股市?

  通过内外疫情周期的复盘,我们进一步总结出如下几点规律性特征:1)国内外疫情小周期存在较大差异,且二者之间的关联性较低。2)21年以来,疫情周期主要影响的是资产比价以及股市风格,而对资产绝对价格的影响较为有限。3)就A股风格来看,更多是受到国内疫情小周期的影响,每轮国内疫情扩散都伴随成长-价值、高估值-低估值相对跑赢;而在确诊数量下降之后出现逆转。4)就全球市场而言,成长-价值、科技-能源的比价同样与全球疫情周期高度相关。

  本轮疫情新变种的情景分析与应对

  就本轮疫情未来的走向,我们分乐观-中性-悲观三种情景展开讨论:

  1、乐观情形下,新毒株变异可控,现有疫苗仍具防控力,传播渠道得到控制,市场恐慌情绪将迅速消除;

  2、中性情形下,参照德尔塔病毒经验,本次新型变异病毒或加剧疫情持续时间与新增病例峰值、导致全球封锁时间再度延长,全球复苏预期以及风险资产价格,在短期不可避免受到冲击;

  3、悲观的情形,是重现20年一季度疫情大扩散,西方国家群体免疫落空,实体经济停摆、金融避险情绪快速升温,不排除风险资产暴跌后出现准流动性危机(最悲观情形)的可能。

  就全球市场而言,短期内大类资产排序可能是美债>股票>工业金属>能源品。短期内风险资产冲击难以避免,且原油下跌降低通胀预期,压低美债收益率,美债、日元、瑞郎等避险资产受益。疫情扩散导致大宗商品供需两端都可能受到影响,而工业金属可能相对优于能源品。

  对于国内市场而言,内外疫情独立、外围供应链阻塞、流动性拐点的推后,都使得A股将继续“以我为主”。从历史经验来看,原油期货单日暴跌8-10%之后,国内股市受冲击幅度并不大,且多数在5-10内完成消化。因此,新毒株的出现可能会形成阶段性的扰动,短期线下与出行经济或受情绪冲击,线上经济、医药等板块大概率获提振。但A股的核心矛盾在内而不在外,信用与通胀结构的逆转,仍是未来中期内自上而下的焦点。当前国内疫情并无大幅扩散的迹象,A股中期逻辑依旧以内为主,接下来,一方面要高度重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(重点在于经济目标及稳增长力度),另一方面要重点关注M1-PPI剪刀差何时触底反弹(未来剪刀差若确认拐点,将打开指数的上行空间)。

  核心结论与策略建议

  A股继续“以我为主”,年末行情趋势不变。(一)短期线下消费与出行链或受情绪冲击,但A股的核心矛盾在内而不在外,稳增长发力以及货币、信用双稳趋势下,中期内继续看好价值股修复,大消费推荐食品饮料、消费者服务,低估值关注银行、国企开发商和电力运营;(二)新基建发力方向,首推新能源基建:风光、储能、特高压;(三)上游成本反转的汽车零部件、机械,以及独立主线军工。

  风险提示:1、疫情发展失控;2、经济大幅衰退;3、政策超预期变化。

(文章来源:策略晓说)

文章来源:策略晓说

上一篇:

下一篇: